嘉兴市全面推进地名规范化法治化建设
地名传承着一个地方的历史,也是文化自信的象征。近年以来,嘉兴市从地名文化的挖掘、地名信息化建设、不规范化地名整治等方面入手,全面推进地名规范化法治化建设。
文化开展情况
发布全省首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,编制完成《嘉兴市地名文件遗产保护总体规划(2020-2030)》, 明确了嘉兴市地名文化特色和战略发展方向,同时为嘉兴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制度保障。
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换工作,启动《嘉兴市区地名志》编纂工作,为地名文化遗产挖掘传承提供基础。各地相继开展并完成了地名志、地图集、挂图的编制出版。
信息化建设情况
根据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工作要求,升级完成嘉兴区划地名业务平台,导入全市地名地址数据166万余条,地名数据3.7万条,路牌数据3800余条,并实现部门信息共享,信息数据做到及时更新和图上定位。
上线运行“嘉兴地名”微信公众号,通过扫一扫路牌上的二维码,提供道路的基础信息和地名含义,增加路牌报修功能,实现对“城市家具”的精细化管理。
清理整治情况
2019年2月,制订出台了《关于印发嘉兴市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》,在全市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。
注重源头把关,形成部门联动
建立协同机制,开展有宗教色彩“洋”地名整治
更换标注有不规范地名的道路交通标志牌
回应社会关切,开展推广名专项整治
在总结前期工作基础上,9月11日,召开全市持续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再部署会议,全面部署清理整治工作。
下一步,嘉兴市将按照“整治存量,遏制增量”要求,依法规范推进地名整治工作,加快清理整改不规范地名。同时,从加强地名命名源头管理、挖掘传承地名文化、修订编制地名规划、制订出台地名管理规范、建立地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五个方面着手布局,要在资源调查、遗产保护、理论研究、产品开发等多方面互相渗透,互相影响,通过还原嘉兴独特的文化元素,全面提升嘉兴的城市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