衙前

衙前,位于萧山区中部东端的萧绍平原腹地,凤凰山南麓,唐朝已见记载。据《衙前镇志》记载:“军队皆据山布阵,以利攻守,军衙建在近山,以便指挥”。因聚落在“大衙”之前,故名衙前。清雍正七年(1729)为衙前庄;民国21年(1932)为衙前乡;1985年为衙前镇、螺山乡;1992年,螺山乡并入衙前镇,其行政区划和名称沿用至今。1921年9月,衙前爆发农民运动,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最早的农民运动,成为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发祥地。

9月27日,衙前及附近村子的农民在衙前东岳庙集会,宣告成立衙前农民协会,发布了经全村农民议决的《衙前农民协会宣言》和《衙前农民协会章程》,提出了世界的土地应该归农民使用,由农民所组织的团体保管分配的革命主张。并选举了李成虎、陈晋生、单夏兰等6位贫苦农民为领导者。衙前农民协会的成立,推动了萧(山)绍(兴)各地农民运动的全面发展。在短短两个多月里,萧山、绍兴、上虞等县共有82个村建立了农民协会。11月24日,衙前农民协会联合会成立,并作出了“三折还租”、改大斗为公斗、反对交预租等规定,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。各地的减租斗争迅速展开。

农民斗争的高涨,使地主阶级惊恐不安。12月18日,反动当局派兵包围衙前东岳庙,冲入农民协会联合会会场,逮捕了正在开会的农协委员,搜缴了农协委员名册。12月27日,农协主要领导人李成虎被捕,并于次年1月被迫害致死。衙前农民运动惨遭镇压。

衙前农民运动,虽然时间不长,但影响很大,它揭开了中国现代农民革命斗争的序幕,显示了农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革命力量。所以说衙前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发祥地,1921年9月在此爆发的农民运动,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四个第一: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、第一个农民协会、第一个农民革命性纲领文件、第一所教育农民的农村小学校。

浙江省之江区划地名研究院

地址:杭州市滨江区山一村柴家坞17号

邮编:310056

官网:www.zjdm.org.cn

华语传媒网华语之声传媒 地名研究院地名研究院

Copyright © 2022 地名文化 浙ICP备202201911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