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故事 | 湖州嘉兴南北湖

你叫什么名字?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?关于名字的涵义,由来总是有些意思的。

在浙江嘉兴市海盐县,有着许许多多历史悠久的地名,这些名字,穿越了历史的长河,至今仍旧闪耀在我们的身边。这些地名背后的故事,更是民众长期创造积聚的民间文化,承载了一方子民的浓浓乡愁。

『地名故事』系列,本期讲述

南北湖

在离澉浦城西南五六里地,有一湖,名为南北湖,又名永安湖,亦名高士湖。沿湖群山环抱,湖中东西横贯长堤,将湖隔成南北两区,南北湖由是得名。湖区山明水秀,风景宜人,素有小西湖之称。每到春秋两季,群山葱绿,湖水碧澄,环湖桃红柳绿,鸟语花香,人们都想到这里来领略一番湖光山色。

南北湖成湖年代不详。历史上又曾经过多次疏浚。

谈南北湖的来历,就得从澉浦的地理环境谈起。海盐地处东南沿海,地势是南高北低,澉浦又属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,地势特别高,所以十年九旱,给澉浦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。就连过去为封建统治阶级歌公颂德、粉饰太平的地方史料,也不得不承认,澉浦农民在自然灾害和酷吏的横征暴敛之下,正常年景也难得温饱,碰到干旱年岁禾苗枯萎,赤地千里,典妻鬻儿,流离颠沛,人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。但是澉浦人民不仅具有我国劳动人民勤劳、智慧和勇敢的特征,同时还积累了长期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丰富经验。为了摆脱困境,依靠自己的力量,开挖人工蓄水湖,潴诸山之水,灌溉农田。

南北湖面积为一千八百多亩,湖周十二里,湖上设置大小闸门两座,以调节旱涝。每到盛夏干旱季节,开水闸,引湖水过中河,灌溉永安、石帆、澉墅三村八千三百多亩农田。春汛水涨的时候,打开浑水闸(即大闸),将水放入海中。南北湖给澉浦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水利效益,但仍无法彻底解决,今天随着出海排涝工程的竣工,才得以大大改善。

澉浦人民为保护南北湖的水利资源,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抗暴斗争,现举其一例以说明之。

元至元十九年(1282年),有个姓王的镇守武官,利用自己的权势,强行征发民工在南北湖的西南面围湖造田三百八十亩,占为已有。后来他又将这些田转让给澉浦一个杨姓官吏,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田里的庄稼,置群众的生计于不顾,将湖水全部放入大海。这年适逢夏旱,大片民田颗粒无收,经多次说理交涉无效,于是群情激愤,开展抗暴斗争,重新毁田为湖。

南北湖自然环境十分优美,有山有水,山水相映。湖中有堤,堤上有亭,湖周桃柳相间,历来是旅游胜地,吸引着大批文人雅客至此游乐吟咏。

明弘治谭秀有诗曰:
澄波渺渺两湖平,春色苍苍四望明。
马关山花向人笑,林端僧梵杂溪声。

来源 | 海盐民政

浙江省之江区划地名研究院

地址:杭州市滨江区山一村柴家坞17号

邮编:310056

官网:www.zjdm.org.cn

华语传媒网华语之声传媒 地名研究院地名研究院

Copyright © 2022 地名文化 浙ICP备2022019116号-1